找到相关内容16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

   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  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  丁 敏  壹、前言   一、陈若曦小说的主题特色  陈若曦本名陈秀美,1938年生,台湾台北市人,美国约翰霍甫京斯大学写作系硕士。陈若曦从大学时代便开始从事小说创作,迄今已逾四十年,期间曾一度中断,但整体而言是位创作力持久,且作品质量均丰的作家。七○年代以反映大陆文革的小说《尹县长》、《耿尔在北京》等,声名鹊起成为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464768.html
  • 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与基本特征

    类似南印度观音宫殿的观音主道场。十二世纪以后,因为印度佛法的消亡和随后而来的南印度观音道场的消失,特别是中印佛教交流的中断,中国人最终以浙江梅岑山取代了南印度的布旦落迦山,这一大胆的改造持续了几个世纪才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864782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(上)

    留下的阴影,而趋繁荣。一度中断了的北方佛教翻译事业,得以继续发扬光大。国立译场的规模渐备,并且逐渐涌现了一些较高成就的翻译家,如:那连提耶舍、阁那崛多、达磨笈多、彦琮、裴矩等大德。其中彦琮所论定的翻译...

    法 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364788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1)

    。   《汉唐佛教思想论集》日译本序  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邦,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友谊。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,从汉唐迄于今日,曾未中断。在两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,佛教起着重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564790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1)

    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,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覧,不易寻觅捷径。《宝藏》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,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,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,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。然而大陆佛教于[文化大革命]中断了...

    依淳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1964807.html
  • 宗喀巴《现观庄严论金鬘疏》“教授修行及诸谛”释义

    念力。由于它能忆持教法句义而不中断,所以称为法流禅定。至于它的道位,《大疏》说:“所谓法流禅定,是指将证得初地之道──世第一法的三摩地。”意指拥有(智慧)资粮中的特胜者。因为《现观论光明释》(rGyan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465005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1)

    佛教在汉代的传布,是由“楚王英始信其术,中国因此稍有奉其道者”。其后中断了八十年。“后桓帝好神,数祀浮屠老子,百姓稍有奉者”。至灵献之后,译师辈至而后转盛。可见禁止汉人出家是由明帝至质帝时事。桓帝以后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265220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3)

    形成重复,如此之数,讹谬非一。是慧苑并不能绍述法藏之学,致使贤首一宗几乎中断。  法藏卒后二十五年(开元十五年,737)澄观始生,十一岁从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受《法华经》,十四岁得度,乾元中(758--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2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4)

    为圭臬,不复有人再撰疏记。  北宋的佛教文化事业 佛教传译事业自唐德宗以后中断了近二百年,宋初得到恢复。当时佛教在印度正是密教盛兴以后而受到外来的侵害的时候。许多大德携带经典逃至尼泊尔,进入西藏以至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3.html
  • 中国净土教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

    具有浓厚的现实政治目的。  而且,日本还把佛教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。自南齐以后,日本中断了与中国的交往。隋朝建立后,中国在东亚的影响急剧上升。为了重开与中国的交往,日本便以求法为名,向隋朝派出上述...

    韩 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2665284.html